![]() |
![]() |
![]() |
![]() |
做德孝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记盐湖区舜帝复旦示范小学校长马红琴
王志英 乔呈祥 张艳芳
山西省运城市舜帝复旦小学,坐落在“三皇五帝”之一——舜帝陵庙的东侧。利用这一地理优势,盐湖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选取舜帝所作《卿云歌》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二字做校名,显示了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9年,首任校长马红琴按照区委的重托,带领具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精神的一班人 ,秉承舜帝敬老美德,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学实践和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中,处处彰显德孝文化,时时渗透德孝教育,既促进了少年的德育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先后荣获“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交通示范校”等多项殊荣,马红琴也荣获山西省星星火炬奖章,被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把校园打造成德孝教育的立体教科书
“我是2009年竞聘上岗的校长,在当时的竞聘演讲中我就把‘德孝立校’确立为办学宗旨。竞聘成功后,便带领一班人从校园整体设计到每间教室装饰布置,始终遵循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德孝文化建设的窗口,日常德孝教育的载体,全方位把校园打造成一本德孝教育的立体教科书。”马红琴一边介绍一边领着我们走进她们的学校。
徜徉在德孝文化广场,古朴典雅的校训影壁上镶嵌着“明德而好学 崇孝而力行”的校训:“明德”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记叙舜帝所写的“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崇孝”是根据“二十四孝”中舜帝居首位而来的,愚意是希望舜帝复旦小学的师生在生活、工作、学习方面能够学习舜帝的孝、贤、友、善等高贵品质,銘记“德为人之先,孝为人之本”;校训两侧的六根擎天柱上分别雕刻了《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大学》等国学原典,诠释了该校“打基础、重养成、学国学,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支撑现代学校的持续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
来到肩负“博闻天下,德才均备”使命的教学楼——“博雅楼”前,朗朗书声,谆谆教诲,不绝于耳。在教学楼的走廊四周,唐诗名句簇拥环绕,三三两两的学子或坐或走轻读诗文,语声切切。在墙壁上的醒目地方张贴着“校园二十四孝学子事迹展”。“这种楷模,就在自己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可学,使德孝之花很快开遍全校。”
每个班级的布置,既能体现本班特色,也能达到育人目的。“励志班”“超越班”“腾飞班”......一个个班名响亮而激励;“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雨露滋润幼苗茁壮成长,阳光普照五二朝气蓬勃”……一幅幅班级楹联励志而笃学;“堂堂正正做人,快快乐乐求知”,“拼搏,创新,勇争一流”……一条条班训积极而振奋。
楼梯文化,各有特色。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弟子规》及“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的《三字经》《百家姓》悬挂在北边楼梯处;南边楼梯处则是《古今德孝故事》,展出的是四十九个德孝故事,有古代舜帝、汉武帝等先贤们孝亲敬老的故事,有毛泽东、邓小平等现代伟人孝亲敬老的故事,还有现代中小学生孝亲敬老的故事,让广大师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明孝作师,现时道德和为贵”的魅力。
来到学生公寓前,马红琴说,“我们没有按照常规,叫它公寓楼,而叫‘德馨楼’,是来自刘禹锡《陋室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千古名句。”大楼门上悬挂着两幅楹联,一幅是“读弟子规学虞舜孝,习三字经识孔子德”,一幅是“润物无声谢良师慈母多雨露,凌云有志效虞舜先贤承孝德”,“它是我们自己写的,凸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策略。” 墙壁上的“汇爱成德、感恩行孝、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十六个大字,揭示了这个学校“教人学真”的教育真谛。
餐厅也有餐厅文化,润物无声,寓教于图。门上写着“学会用餐,学会做人”,餐厅的柱子上图文并茂:“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一丝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时时提醒学生财物来之不易, 要珍惜粮食,要心怀感恩,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马红琴和她的一班人的策划下,舜帝复旦小学的校园,不但布局讲究,风格清雅,而且一楼、一厅、一场、一柱,乃至每面墙壁,都会“说话”,都会唱歌,使校园里的一切,动的,静的,半动半静的,都同舜帝德孝思想连在一起,形成了生动活泼的立体效应,起到了“文以载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来源:由《星空写作网》整理首发 -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30522053604.html ]
首 页 【1】 【2】 【3】 尾 页 |
文章评价: | 优秀 0 |
好 0 |
一般 0 |
差 0 |
||||
喜欢 0 |
收藏 0 |
|||||||
![]() | ![]() | ![]() | ![]() |
![]() |
![]() |
请输入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