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在线投稿    手机版    安全退出 
星空写作网图标
文学爱好者写作分享平台
首页
生活随笔
情感世界
娱乐天地
学生时代
上班一族
打工生涯
散文诗歌
杂文论文
小说搞笑
英文文章
电器网络
各类范文
会员中心
更多>>
社会写真
近代作家
古代作家
世界名家
近代名作
古代名作
世界名作
著名书画
生活常识
国外风采
警钟长鸣
综合消息
观读随感
写作感悟
健康美食
旅游名胜
古典珍藏
工业农业
商业经贸
靓丽彩妆
首饰工艺
家居穿戴
环保生态
科学法律
军旅情节
写作技巧

关于《伍子胥》列传评述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次)

  fgximg   fgximg   fgximg   fgximg  


关于《伍子胥》列传评述


吴太宰伯嚭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此句不为有一定的根据。

一、楚平王使父获难,兄犯险而上,子胥奔走他国

平王听信谗言,命伍家两兄弟进朝救父,子胥决断,若我们前往其父必死,不如奔走他国他日报仇。他的哥哥说,你分析的非常有道理,然若不去实为不孝,既你有主意,不如你先去,我去朝廷救父亲,他日为我们报仇!

仅仅几句话分析出来,子胥是一个非常理性且有血性的人,不轻易低头,不无为低头,父亲乃至全族性命攸关时刻,头脑保持绝对的清醒,筹谋未来,以期保存伍家血脉和名望。与他哥哥的对白中,了解其两兄弟都是有谋略之人,重孝悌之道,但子胥在谋略方面更胜一筹。

虽然伍尚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放在现代,我们都是无法毅然决然赴死的,不对子胥的舍弃选择作评价,我也无法做到毫不犹豫,果断的在知道结果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牺牲。

二、郑灭太子,携其子奔走吴国,初侍吴王复侍公子光

子胥随着太子奔走郑国,郑国对其非常和善,太子建运气还不好,又被晋国盯上了,希望太子建作为内应把郑国灭了。更不巧的是,郑国知道了,一举杀了太子,此时,子胥又带着公子胜(太子建的儿子)奔走吴国。初到吴国时,心心念念的都是灭楚,由于他是楚国人身负仇恨,吴王僚对他并不信任,重用公子光,子胥看出公子光的野心,私下全心全意辅佐公子光叛变。

我不得不佩服子胥的选择,如果首选侍奉吴王僚,那铁定是完成不了灭楚报仇的愿望的,子胥是半道出家来到了吴国,尽心尽力的献计献策最终还是卡在他身为楚国人这个外人的身份质疑上;如此看来,公子光有他心,此时全新辅佐其上位,正是为其身份洗白的大好时机,重大布局从这步选择悄悄拉开帷幕。

他只有一个目标:灭楚报仇

从某种角度而言,事王可能不代表真“王”,选择一方有利而立足是长久之计;但从某种程度而言,深谋远虑,不思恩,不图报,略有点不仁义。

三、掘楚平王墓,鞭尸以报其仇(申包胥重义报国)

吴灭楚,进郢,子胥鞭尸(楚平王)报仇

“我必覆楚”

“我必兴之”(申包胥)

在春秋时期,君臣之间反目或许比较正常,申包胥理解朋友的想法(报家仇),但是不赞成其做法(鞭尸),为此带人传话痛批子胥,也哭秦国以救楚(七天七夜)。

鞭尸这种行为在现代看来或许有点太过了,正是这种对仇恨的执着和偏念才使得其精心布局谋划,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什么人最可怕,最可怕的人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为之不顾一切的奋斗的人。

四、劝谏弃攻齐收越

夫差不自醒,非得舍近求远,以视公正待越,然子胥识人,非卧薪尝胆非大智者不所为,必定是谋定而后动,越王勾践必有其谋,务必先灭越。

识人知事是一项技能,或许偶然有骄傲和悸动的时候,凡能忍常人不能忍者,必有一番报复。识人是子胥的一项技能,作为扶其父上政的大臣,他此次算是真正的效命于主了,也是我看到最忠诚的一次行为了。

五、首次劝谏失败以其子托付(齐)鲍牧

首次劝谏(算是比较强势的一次),义正言辞的再次提出要灭越再攻齐,齐国大且疆土离越吴国较远,齐国久攻不下越国伺机而动,此时必定内乱,强势劝谏无效后,偷偷将自己的儿子托付至(齐)鲍牧。此举也是非常有战略性的一个举动,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后路,万一吴国不再信任他,他将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将儿子托付给齐国最有实力的人。(鲍氏后成为齐国君主)

子胥留一手的功夫也体现出他具有卓越的智慧与战略眼光,他把自己留下以希冀夫差不毁其父的成就,为下一次强力劝谏埋下伏笔。

六、再次谏以身试险自刎

君要臣死,死不敢不死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七、公孙胜(太子建儿子)意图灭郑而毁于一旦

公孙胜属于楚国皇室血脉,当楚国伸出橄榄枝召唤的时候,他回国报销伺机而动攻打郑国,然发现楚国无灭郑国之心且意图救郑国,公孙胜叛变。他的目的很简单也非常单纯,我父亲是被郑国杀害的,报仇是首要任务。若公孙胜能放下仇恨回归楚国也算是大义,毕竟血脉比仇恨更具有粘附性,过于小家子气。

于此对比,子婿也有家仇,结尾太史点评二人的行为,子婿“弃小义,雪大耻”不无道理,他抓住了主要矛盾,楚国杀其父兄,驱赶太子建,保全公孙胜,谋而后发,不忘雪耻。而两人有根本的立足点,仇恨的对象——楚平王、郑国

楚平王——杀子婿父兄、驱逐太子建——子婿的主要矛盾、公孙胜的次要矛盾

郑国——杀太子建——子婿的次要矛盾,公孙胜的主要矛盾

从两者的关系图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出发点和立场的不同导致了战线选择的不同,深谋远虑足以成大事,若子婿认为主要矛盾在于郑国,我相信他也会举吴国之力歼灭郑国。然公孙胜图有其勇不足以胜君王之道,复国复仇之路坚辛无比。

(司马迁语录)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奖赏,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为君者,其功谋亦不可胜道者哉!

[本文来源:由《星空写作网》整理首发 -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50901002448.html ]

文章评价:
优秀
0
0
一般
0
0
喜欢
0
收藏
0
  fgximg   fgximg   fgximg   fgximg  

文章点评 文章点评:   (文章点评需经网站审核后才可以展现。)
当前还没有点评内容。

我来点评:            (文章点评需经网站审核后才可以展现。)
  提交点评            投诉非首发_重奖     我已阅读此文章     我要发布文章   

  文章分享到:
0

会员登录 注册成为会员
韩都衣舍旗舰店
首  页 | 会员登陆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发布信息 | 我要投稿 | 友情链接 | 建议意见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3-2020  星空写作网(www.xkx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并保留所有权利。
本网所载文章作品其旨意不代表本网,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有涉抄袭侵权的,请告知我们立作删除;要转载本网文章作品请在转载文章开头或结尾处加注本网文章链接。
欢迎文学爱好者来本站发表您的作品,分享您的心情,同时通过在本网写作与阅读可以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ICP证号:湘ICP备150019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