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月台,究竟是有何人在等待,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可有相识之人。也许就只是这样看着,看着人们离去,看着游子归来。看着如泣如诉的告别,看着幸福久别的重逢。或者是一种理性而又温和的看着,看着雨下了,雨停了,风起了,天明了,又暗了,如此如此,周而复始。
我已经忘记了,原来初秋也是有这样的雨的。如小刀,如鱼刺般细细的,密密的剌过你的脸颊,从前只是深深的记住秋雨“潇潇”的模样,如凡人的思绪交叉延绵,不断不绝,我时常以一种温和而又感性的目光看着—
看这凉透天空,凉透我的世界的秋雨,它总是在默默地下着,忽下忽止,有时甚至要驻足细细感受,方可察觉—哦,原来在下雨呢。秋雨在人们的认知中不及春雨“如油”般的珍贵,夏雨的滂沱,但所幸它有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安静与温柔。秋雨,古往今来,似乎一直寄托了诗人、词人、作家的思念、忧愁,影响至今,以至于很多人随之“伤秋”。其实我觉得秋天不一定要“伤”才可以衬出它的“秋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特立独行,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绘出一幅乐秋之景。而毛泽东在《清平乐》中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吟出多少政治革命豪情。
这样看着,世界在不停地前进,科技在以光速的进程冲击着生活—似乎我们已经不会在晚上爬上屋顶看星星,因为总有层出不穷的连续剧牵动人心。似乎我们也不在互相写信,因为QQ,微信,E-mail早已成为人们沟通的主流方式。而我们再也不用和父母牵着手去逛街,只为了一件好看的毛衣,因为在网络中动动鼠标就可以送货到家。然而在这些“似乎”中,我们是不是丢失了一些东西,一些触手可及的温暖与陪伴。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怀念那些质朴的时光,因为那些看过的星星,写过的信件,走过的街,都是温暖的记忆,而过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温暖才值得去回忆,去品味,去纪念。过去的人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铭记,去怀念。
这样看着,看着小孩子从襁褓婴儿变成天真儿童,由咿咿呀呀变为清晰吐字,很多的成长就是被这样的变化赋予了它独有的意义。我不知道这些变化怎么去留心观察,或许就在某个你突然领悟的瞬间—哦,原来小孩已经会说话了......
很多变化令我们惊喜,同样,很多变化也令我们心痛—
看着,母亲的脸一天一天地粗糙,皱纹无声爬满她的额头,手又干又皱巴,脸上冒出了好多的斑,精力不再如以前了,很容易累,一睡下身子就很沉。父亲的头发不知不觉已经白了好多。他的身体至今病态显现,不像他讲自己年轻时可以几天不休息,依旧精神。或有夸张的成分吧,但我想应该是尊重事实的表述。这样看着他们慢慢变老,我无能为力,只有努力,多做一些事情而已。
龙应台看到病床上的沈君山写过这样的文字:才子心里当然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这样看着,是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本文来源:由《星空写作网》整理首发 -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50905184821.html ]
文章评价: | 优秀 0 |
好 0 |
一般 0 |
差 0 |
||||
喜欢 0 |
收藏 0 |
|||||||
涅槃 | 文/明寂静山岭 | 观鱼偶悟 | 文/御影行 | |
独自望月 | 文/懿不义便无意 | 相见欢 秋 | 文/懿不义便无意 | |
向隅二首 | 文/御影行 | 深秋忆 | 文/小重山 | |
陈毅故里见闻 | 文/御影行 | 初冬畅想 | 文/小重山 | |
秋天的沉寂 | 文/小重山 | 秋中行 | 文/小重山 | |
请输入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