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推门进办公室的时候,贾老师读小学的女儿正伏在他办公桌上读《论语》,和很多个晚上一样,爸爸在教室上课,小女孩在办公室陪着。孩子的声音清脆、稚嫩,像初春雏鸟的啼鸣带着万物萌发的生机。以往,我必定闭上眼睛聆听一会儿,今天却怎么也听不进去了,因为里面的一句“父母在,不远游……”。
关于时间飞逝及时行孝的文字古今不乏,往往其真挚的感情里蕴藏深深的懊悔和无法弥补的终生抱憾,可世事总是这样,只有经过了甚至失去了才懂得悔之晚矣,而那些年轻的不安分的心从来都在远方,将父母的关心视为羁绊,特别是在远方,有着因为陌生而新奇的美景和因为不可预知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可是,年轻的朋友们,父母内心的想法你可曾真正洞悉,这个答案,在我工作数年之后才真正体会到。
毕业找工作留城还是回乡,我征求家里意见,一家之主的父亲态度是“越远越好”,我知道他用心良苦,恐非真意,数次确认,父亲坚决,我几乎信以为真。那个时候的我对远方充满了向往,对从小生长的家乡所在的这个没有起伏的平原以及她所承载的永远草绿和枯黄交替的景色感到无味。在对未来的计划里,我列举了塞北和江南、戈壁和海岛,还列举了摩天大楼和苏明娟的眼睛,心里暗暗许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弘誓大愿,独独没有计划到白发和皱纹,照实说,彼时我是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我忽视的是它们爬上双亲额头的速度。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所以“不远游”从来都没有排在我条件的前列。
带着书卷气息的我曾和导师在一次闲叙中涉及到这个问题,对于将唯一儿子送到澳大利亚读书结果其定居当地的事实,他的想法很先进,对自己老年的规划是,那个时候,他会和一群老头在养老院里打麻将,他的观点是养老院的软件和硬件将会比家庭更适合养老,他坚信中国的养老体系会越来越健全,我也相信。而且,我还有很多的理由为自己解释,比如现在网络、通讯技术发达,比如交通设施便利快捷,比如自己努力工作赚到好将他们接到自己身边的将来。当远和近两个工作选择真正摆到我面前,我再次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越远越好”的答案不变。
因缘际会之下,现在我的工作之地离家十公里,平时工作忙只在周末回家。
知道父母的真正态度是在工作稳定一年以后从母亲口中,她说当初二选一的时候父亲抛的硬币两次都是正面朝上,这让他很高兴,因为抛硬币之前他跟老天爷的约定是离家近就正面朝上。母亲的态度是这样表达出来的,在和邻里的闲聊中她多次提到我:在外边上学的时候半年不来一趟也不觉咋着,现在要是哪个周末加班不回家,半月才回来一次的的时候就像隔了很久一样。我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选择。
有不少人问我:家有啥,这么穷你还回来?在这里,稀疏的楼房最高六层;马路上偶尔有驴车穿过,留下连串的粪;每逢五大集的时候才能采购,顺便看看小摊上挂着的一洗就掉色的花花衣服;白日的劳作和夜的死寂使得晚上从来不能称之为生活。是的,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繁华的商业街,没有五彩的霓虹,甚至你都买不到一份想看的报纸。
但是,这里有爹娘。
[本文来源:由《星空写作网》整理首发 -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50910150652.html ]
文章评价: | 优秀 0 |
好 0 |
一般 0 |
差 0 |
||||
喜欢 0 |
收藏 0 |
|||||||
![]() | ![]() | ![]() | ![]() |
![]() | 文/小云妖妖 | ![]() | 文/小云妖妖 | |
![]() | 文/云端之霞 | ![]() | 文/梁文义 | |
![]() | 文/缘一YY | ![]() | 文/宋文杰 | |
![]() | 文/峥嵘2020 | ![]() | 文/申谦易 | |
![]() | 文/申谦易 | ![]() | 文/申谦易 | |
![]() 夜空最亮的星 | 【1】楼 (2017-07-15 16:51:03): |
父母在,不远行,商业社会,丢失了太多东西 |
![]() |
![]() |
请输入验证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