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在线投稿    手机版    安全退出 
星空写作网图标
文学爱好者写作分享平台
首页
生活随笔
情感世界
娱乐天地
学生时代
上班一族
打工生涯
散文诗歌
杂文论文
小说搞笑
英文文章
电器网络
各类范文
会员中心
更多>>
社会写真
近代作家
古代作家
世界名家
近代名作
古代名作
世界名作
著名书画
生活常识
国外风采
警钟长鸣
综合消息
观读随感
写作感悟
健康美食
旅游名胜
古典珍藏
工业农业
商业经贸
靓丽彩妆
首饰工艺
家居穿戴
环保生态
科学法律
军旅情节
写作技巧

一个女子,名叫范雨素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次)

  fgximg   fgximg   fgximg   fgximg  

无意中,在一个微信群里瞟到一条文友转发的链接,名为:《范雨素》刷屏了,我们是被自由的灵魂惊艳到了。未及点开看,虽为那自由的灵魂吸引,后又看到一朋友转了《我是范雨素》说是这两天的热点。我这才点开看了看,才知道,原来范雨素是一位女子的姓名。

原来以为是写一个叫做范雨素的人,看了会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范雨素,以我是某某某作为文章标题,很有气势,这个是多么自信的人啊。

初中毕业,在北京做育儿嫂,空闲时,用纸笔写了十万字。这还不打紧,她说当育儿嫂很忙若把这十万字手稿整理出来敲进电脑,“要猴年马月,我很忙,没时间。”但她觉得,“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别说我们自从学会用电脑写字后,对纸笔都渐感生疏,用纸笔写一千字都觉辛苦,她却写了十万字,而且说打进电脑要猴年马月,没时间,真够牛的,更牛的是,她之所以要写只是因为活着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事实上,她每天都要为了吃饭而奔波忙碌。

才读一点点,有事耽搁了。第二天打算再看,却看到一片批评声:谁在炒作范雨素?我把评论看完,终于坐下来认真读完了范雨素写的《我是范雨素》。

读完后,我觉得她的文字确实有些特别,质朴,节制,有让人会心的俏皮幽默处,比如写她母亲的强悍“从1950年开始干,执政了40年,比萨达姆、卡扎菲这些政坛硬汉子的在位时间都长。”而其实,不过只是因能说会道在一个村里当了多年的妇女主任。写皮村的“有趣”:“土豪炫富都是炫车炫表,炫皮包,炫衣食。这些炫法,我们皮村都不屑。我们皮村群众炫的是狗,比谁家养的狗多。”“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总统的府邸,享受着天下无敌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

而且她的文字也让我倍感亲切。我虽然从来不是一个农民,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她写的童年乃至少年阅读史:“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这些书我也基本读过,惭愧的是,其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我很晚才读到,说起来我家在村里算是知识分子家庭了,知青文学高中时在图书馆读过一些,参加工作后在乡文化站旧书堆及县城旧书摊上又读过一些,喜欢知青文学的理想主义。也许因为她44岁,和我是同龄人。

但说实话,我也觉得她的文字有些地方有些别扭,在大部分质朴流畅的语言中,有些语句显得很突兀。比如开头那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说实话,很多人都说被这句话所吸引,我开始也是,但读完后,却觉得这句话很别扭,其实她的命运虽有坎坷但也没有那么惊人的曲折,而且感觉这句话明显是从哪本书上抄来或者模仿来的。还有写到她12岁月离家出走时“我离家出走,成了德有伤、贻亲羞的人。”这句话与前后的语言风格都太不相符了,感觉相当别扭,而且12岁回来就当上代课教师,是不是太小了些?

看了正午故事(首发此文引发刷屏的微信公众号)的一篇相关访谈评论,觉得说得很有道理。文中说范雨素的文字并非口语,也并非农民风格:“她的语言,是典型的‘阅读者’的语言,是文学造就的,不是生活造就的。”“我确实觉得,范雨素的语言是书面化文学化的北方口语,结合一些通过阅读得来的表达和概念,她的观察是不断在现实和文本之间曲折往复的对比、理解、和省察,是通过阅读锻造的文学语言,不是什么农民语言。”虽然我觉得别扭,但这可能也正好形成了她的一种特别的语言风格,或者是她语言风格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我觉得她的语言和叙述还是都有值得我们学习或者说借鉴的地方。她的语言风格让我想到李娟,也是一个农民在异地漂泊的女子,第一次读到她的《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就是那种特别的感觉,所说事情很简单,但文字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特别,当然她和范雨素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但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或者说最让我感佩的还是她的精神。

其实我看到她这个写作的经历,首先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报道《85本日记震动中国文坛》,主人公石淑芳,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农民女作家,笔名山女,16岁初中毕业辍学想方设法读书,到废纸收购站找书刊,同学买了几本杂志给她就嫁给了他,乡里文化专干先发现,当地晚报报道,她开始投稿发表,后整理几十本日记写自传体小说并出版《山女的世界下着雨》,又出版《长在山间的文字》。没看过其文字,但感佩其经历,一直坚持拥抱梦想。

写作其实门槛也低,尤其现在网络时代,但范雨素和石淑芳二人开始都与网络离得很远,这其实也与生活状况有关。她们就用纸与笔写下,石淑芳被文化馆发现,推荐去省文联,而范雨素则得到了皮村工友之家的文学小组的帮助,尤其是张慧瑜等热心老师们的专业指点与帮助。还有余秀云,甚至想到郑小琼,如果只是说农民或者说学历不高的话。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论生活如何困难,她们都一直坚持读书,当然是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才做到的,读书多了就有了表达的欲望,范雨素开始没有发表的欲望,石淑芳也是后面才想要发表。但显然,她们都并没有想以此改变自己的底层生活状况,她们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心里有梦想,这梦想也并非具体的目标,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用范雨素的话就是“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人民日报有篇对此事的评论我特别赞同:”写得好或者不好,可能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育儿嫂以自己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即便在飞机轰鸣而过的出租房里,也还能找到不同寻常的人、遇到不同寻常的事。她提供的与其说是文学,是真挚带来的感动,不如说是文学印于书本、行于网络之外的鲜活形态,是生命与社会仍然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惊奇。可以说,这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在以语言为武器对抗存在的荒芜之时,也给予扁平化的时代以深度。”“人的存在是有限的,但也正是这样的有限性,标注了人独特的存在。所谓文学,说得玄一点,就是有限向着无限的眺望,就是短暂在聆听永恒。这样的眺望与聆听,构成了对意义的追求,也构成意义本身。”

这也许是范雨素刷屏事件和范雨素本人带给我们的真正意义所在。一个女子,名叫范雨素!

[本文来源:由《星空写作网》整理首发 -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70605092820.html ]

文章评价:
优秀
0
0
一般
0
0
喜欢
0
收藏
0
  fgximg   fgximg   fgximg   fgximg  

文章点评 文章点评:   (文章点评需经网站审核后才可以展现。)
1号头像
吴梦一露
【1】楼 (2017-06-11 20:40:48):
      站在这里,向着未来和远方。这是生命的进华。

我来点评:            (文章点评需经网站审核后才可以展现。)
  提交点评            投诉非首发_重奖     我已阅读此文章     我要发布文章   

  文章分享到:
0

会员登录 注册成为会员
韩都衣舍旗舰店
首  页 | 会员登陆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发布信息 | 我要投稿 | 友情链接 | 建议意见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3-2020  星空写作网(www.xkx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并保留所有权利。
本网所载文章作品其旨意不代表本网,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有涉抄袭侵权的,请告知我们立作删除;要转载本网文章作品请在转载文章开头或结尾处加注本网文章链接。
欢迎文学爱好者来本站发表您的作品,分享您的心情,同时通过在本网写作与阅读可以获得一份额外的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备案ICP证号:湘ICP备15001934号-1